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张静伯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出情入境中的萧疏、凄美

2015-11-26 16:42:52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贾方舟
A-A+

画集序言

  不少大师都曾经表述过一个相近的见解:艺术在最高境界上都是一致的。仿佛爬山,有的人从北坡爬,有的人从南坡爬,到达顶点后便汇合在一起。这说明艺术虽然有不同的门类、不同的画种,但总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和共同的准则需要依循。当艺术进入最高境界时,由于这种“同一性”的凸显,工具材料和表现手法的差异便退居到次要地位。但在熟悉和掌握这些不同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手法的过程中,工具材料和表现手法的特性往往成为主导性的因素。在实践中,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些画家:他们在这个画种领域画得很好,转到另一个画种领域同样也会画得很好,甚至会更好。因为对一个画种的接触和了解,对另一个画种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可吸收的养分。当一个画家能够驾驭两个或多个画种时,不同画种间的融汇、渗透,就很自然地构成了一个互补关系。

  张静伯显然得益于他在多个画种间穿梭往返。他曾学习雕塑,后来转学绘画,油画、版画、粉画他都曾涉猎。出于教学的需要,他用水粉画的静物范画清新明快,干净利落。90年代初,他又转向水墨画创作。很难说清他在水粉画中那种对光与色彩的理解、对不同物体质感的把握,对画面色调的整体性的处理,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他的水墨画。但至少,他的水墨画与那种比较单一的、由传统这条主脉发展而来的水墨画有很大的不同。在这里,不仅表现手法的丰富性是传统水墨画技法所难以涵盖的,而且在艺术观念和艺术趣味上都与传统绘画有很大差异。他的水墨画虽然在基本格局上仍然可以归属到传统的“花鸟”、“人物”这样的分科之中,但他在处理“鸟”和“人”这些画面中的“主体”时,却没有将它们孤立于画面的整体氛围之外加以特别“关照”,他不是先将主体画好,再考虑配景的问题。在张静伯的画中,“主体”与主体所处的环境是一体性的,而不是在“主”与“从”的关系中考虑问题。因为画家的目标是如何营造一个他所设定的“氛围”,即如何“造境”。所以,气氛的渲染大于对主体的塑造。甚至也可以说,画面的“主体”不是“人”,也不是“鸟”,而是画家通过气氛的渲染要把握的一种“情境”。正是这种能够叫人心动的“情境”,构成了张静伯水墨艺术的魅力所在。

  张静伯的水墨画的简约、疏淡,不求繁盛,不事铺张,在笔与墨的呼应中我们似乎可以隐约品味出一种苦涩、孤独、伤感与怀旧的情调。并出情入境,创造出一种萧疏、凄美的境界。

  就表现手法而言,张静伯的水墨不同于一般的“写意”,因为他在水墨中融入了相当的“工笔”因素。人物、花鸟等实体多用很传统的线描勾出,辅以简淡的色彩,然后是大面积的浓淡墨渲染。将传统绘画中“工笔”与“写意”两种画法融合得非常自然。同时也在画中形成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因素:用笔的工整与用墨的随意,并由此形成虚虚实实的关系。加以他很注意运用不同的肌理效果,克服了水墨画常见的单薄感,使画面变得丰富而深厚,从而更加耐看。如果在语言上能向着更富个性化的方向探索,作品的个人风格还会得到进一步的彰显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张静伯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